炼油厂汽柴油的生产方法
我国现在使用的汽、柴油,都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未经炼制的石油,
通常称为原-油,用原-油炼制汽柴油要经过以下基本过程:
1、先将原-油脱盐脱水,然后进行常压蒸馏,分割出适宜作为汽、柴油的
馏分,这种馏叫做直馏馏分,如、常一、常二线柴油等。
2、再以炼制过程中产生的常、减压重油等为原料,用热裂化、催化裂化、
加氢裂化和延迟焦化等二次加工方法,将高沸点馏份裂解为适宜作燃料的
低分子烃,经过分馏得到汽、柴油的热裂化,催化裂化和焦化组份。如果
生产高辛烷值,还需要采用催化重整和化等方法,制得重整
组份和轻化油。
3、将直馏馏份油和二次加工方法得到的馏分油分别进行电化学精制、加
氢精制、脱硫醇和脱蜡,除去其中的有害物质,提高油品质量。
4、后根据不同牌号汽、柴油的质量要求,以上述各种馏份油为组份,
按所需的比例并加入适量的各种添加剂进行调和,即得到质量符合国家标
准的汽、柴油。
测定的辛烷值时,将所测试油与选取的标准燃料在严格规定的条件
下置于辛烷值测定机中进行测定,如果它们的抗爆性恰好相等,则说明所
测油品的辛烷值与标准燃料的辛烷值相等。
目前世界各国测定的辛烷值主要有研究法(RON)、马达法(MON)、
抗爆指数三种。
马达法辛烷值
马达法辛烷值(MON),是在以较高混合气温度下(一般加热至149℃)
和较高发动机转速(一般达900转/分)的苛刻条件下测得的辛烷值。
常温下是一种无色透明、微有甜味的液体,熔点4℃,沸点90.11℃,难溶于水,
但可以与醇、醚、酮等几乎所有的混溶。DMC分子结构中含有CH O一、一CO一、一
COOCH等官能团,具有较好的化学反应活性。DMC毒性很低,是一种符合现代”清洁工艺”要
求的环保型有机化工原料,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
料到的效应,主要表现为:
(1)润滑性能下降,设备的磨损加大。1991年,瑞典在使用硫含量为0.00%的柴油时,发现燃料泵产生的烧
结和磨损甚至比普通柴油的磨损还要严重。日本也对不同硫含量的柴油作了台架试验,结果也确认了柴油润
滑性能下降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在脱硫的同时把存在于油品中具有润滑性能的天然极性化合物也脱除了,
从而导致润滑性能下降,设备的磨损加大。
(2)柴油安定性变差,油品色相恶化。当柴油的硫含量降到0.05%以下时,过氧化物的增加会加速胶状物和沉
淀物的生成,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转,并导致排气恶化。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原本存在于柴油中的天然化组分
在脱硫时也被脱除掉了。同时随着柴油中硫含量的降低,油品的颜色变深,给人以恶感。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油品调合厂家推荐的仁达实业于2025/4/11 4:28:38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haikou.mf1288.com/jxrdsy2014-2854764514.html